A股今日迎来10月开门红 ,沪指突破3900点,再创十年新高 。截止收盘,沪指涨1.32%,深证成指涨1.47% ,创业板指涨0.73%。沪深两市成交额超过2.6万亿,较上一交易日大幅放量近5000亿。行业板块涨多跌少,贵金属 、能源金属、小金属、有色金属、风电设备 、钢铁行业、煤炭行业涨幅居前 ,旅游酒店、房地产服务板块跌幅居前。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过3100只,近百股涨停 。
10月1日 ,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BEST装置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交付,精准安装于BEST装置主机大厅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国际能源署预测 ,到203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65.5亿美元,2024至2030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4% 。此外 ,2025年10月13日至18日,第30届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FEC 2025) 将在成都举办。此次会议旨在提供一个全球性论坛,促进聚变能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科学和技术成果交流,涵盖一系列主题领域 ,例如磁约束 、惯性约束及创新约束的实验与理论、聚变技术与材料,以及聚变的安全和社会经济方面。
中航证券表示,国内核聚变链主企业的招标建设将带动上游材料及中游加工企业共享行业初期高增长的红利 ,行业卖铲人将率先受益 。国金证券指出,核聚变技术商业化路径逐渐清晰,全球投资持续加码 ,2024年行业累计融资金额超71亿美元。
中航证券:行业卖铲人将率先受益
聚变堆撬动万亿蓝海市场,推动中上游环节产业化提速:根据FIA的调查显示,高温超导、第一壁材料 、低温系统、热交换器、真空室等一系列材料和零部件被多数企业视为装置的关键部分 ,而下游总装企业对氩和氲燃料 、燃料循环系统、第一壁材料、特种金属等环节在未来的批量化供应仍有隐忧,上述环节的产业化进程值得关注。国内核聚变链主企业的招标建设将带动上游材料及中游加工企业共享行业初期高增长的红利,行业卖铲人将率先受益 。
国金证券:核聚变技术商业化路径逐渐清晰
核聚变技术商业化路径逐渐清晰 ,全球投资持续加码,2024年行业累计融资金额超71亿美元。行业有望在“十五五”期间迎来资本开支加速周期,相关零部件赛道的订单有望持续释放,潜在投资机遇值得关注 ,但需要注意可控核聚变实验结果不及预期 、可控核聚变资本开支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信证券:行业的长期成长趋势已经确立
可控核聚变近期成交量占比已趋近底部,同时9—10月份或有多台装置开启招标 。全球范围来看,行业政策信号不断明确、融资规模提升、装置建设加速、技术进展明显。基于大国竞争视角 ,行业的长期成长趋势已经确立,国际及国内装置加速建设下,零部件企业订单有望得到充分释放 ,对可控核聚变行业坚定看好。
开源证券:全球可控核聚变竞赛已拉开帷幕
全球可控核聚变竞赛已拉开帷幕,各国可控核聚变公司融资活动频繁,美国科技巨头踊跃入局投资。参考当前国内裂变堆每年10GW级的核准建设节奏 ,若核聚变发电站顺利实现商业化,未来批量建设情景下一年投资额或将达数千亿元 。
民生证券:中国可控核聚变逐渐开启了商业化道路
近年来中国可控核聚变逐渐开启了商业化道路,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陆续进入聚变能源这条赛道。其中 ,能量奇点 、星能玄光和星环聚能等多家公司分别宣布完成两轮融资。尽管融资额有限,但不乏红杉资本、昆仑资本等明星机构的身影浮现 。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十大配资公司平台-网上配资_配资服务_十大可靠的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记者辛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周三就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
【科创综指ETF鹏华(589680)份额再创新高,一键分享科创板成长红利】截至2025年4月11日 10:11,上证科创...
【隔夜行情】•周四(2025年4月1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反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涨1.16%,深证成指收...
2025年4月15日至17日,第108届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即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启幕。本届劳保会汇集行业领军企...
3月24日,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洋王”,002724.SZ)早盘一字跌停,此后股价拉涨,尾盘封涨停板...